9月16日,位于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的中國電信大樓發生火災,網傳視頻顯示,現場濃煙滾滾,樓體燃燒劇烈,而高達218米的高度,也給消防滅火造成了障礙。
眾多周知,高層建筑滅火救援是目前消防領域公認的世界性難題。高層建筑火災較普通建筑更難撲救,難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:
首先,人員眾多,一旦出現火情,電梯就會停用,人們大量涌入疏散樓梯,使疏散通道堵塞,疏散救助困難。
其次,火災情況復雜,難以駕馭。從火災蔓延角度來看,在室內,超高層建筑縱向電梯井、電纜井、管道井眾多,火災發生后易形成“煙囪”效應,造成煙、火迅速向上蔓延,加速火勢的發展。
再次,建筑太高,滅火藥劑輸送困難,再加上在超高層建筑火災中,多種火災現象(爆炸、轟燃、回燃、火風壓等)一般都會同時出現,嚴重威脅群眾和救援人員的安全,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。
一般來說,居民住宅超過10層,公共建筑高度超過24米就屬于高層建筑了,隨著我國城市發展速度的加快,高層、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,如今,在一二線城市,高度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筑非常普遍。而高層建筑滅火救援是目前消防領域公認的世界性難題。一旦起火,從樓外進行救援極其困難。一般來說,外部救援的主要設備是消防云梯車,但是常用的消防云梯只有50米左右,只能到達15層樓的高度。目前已知國內最高的消防云梯為101米,最多也只能到達35層左右。
對于高層、超高層建筑物,在樓外進行滅火也同樣困難。因為距離建筑內部的起火點較遠,很難將火撲滅。目前高層建筑滅火主要需要消防員進入樓內,靠內部消防設施或采取沿樓梯鋪設水帶等方法進行撲救。
不過,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,一些“黑科技”已被應用到高層、超高層建筑物的滅火救援中,并發揮了很好的作用,成為消防員處理高層建筑火災的好幫手。
在預防火災方面,利用物聯網技術,可將建筑物內的一些感應探頭與消防部門進行連接,一旦著火,這些部門可以在第一時間收到火災預警。
在滅火方面,如今消防機器人可以協助消防員在危險區域執行一系列任務,如滅火、設備運輸等,它們攜帶著水槍,可以連接水帶,消防員能在火場外部操控它進入火場滅火,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消防員的受傷概率。
近些年來,無人機也被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滅火中,特別是當起火點位置很高且現場煙霧很大時,通過無人機可以準確而快速地找到起火點,這樣消防員滅火可以更加有的放矢。
除此之外,還有一些“黑科技”有望成為高層、超高層建筑滅火救援的“殺手锏”。例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206所研發的“投射式高層建筑干粉消防車”可采用導彈發射技術對高層樓房發射高效干粉滅火劑進行滅火,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
和過去相比,雖然消防部門的救援裝備有了很大的提升,但與其亡羊補牢,不如防患于未然,建立良好的消防預警制度。落實好消防主體責任,平時需定期進行疏散演練;日常對消防設施要按時進行檢查維護,及時查出消防隱患。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火災事故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