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能源。它具備熱值高、污染小、經濟性能好等優點,是城市最理想的燃料源,為千家萬戶提供了生活的便利。同時,燃氣的易燃易爆屬性,也讓燃氣報警器成為守護家庭安全的重要成員之一。但是,在使用過程中,有些用戶發現燃氣報警器有誤報現象,虛驚一場。
燃氣報警器的核心是氣體傳感器,俗稱“電子鼻",這是一個獨特的電阻,當"聞"到燃氣時,傳感器電阻隨燃氣濃度而變化。燃氣達到一定濃度、電阻達到一定水平時,報警器就會發出聲光報警,提醒人們發生了燃氣泄漏。
加熱啤酒/臭雞蛋,或者搞自熱火鍋、方便面時,所產生的蒸汽或者氣體中,很可能含有可燃氣體,從而導致燃氣報警器誤報警。
在北方冬季,廚房內水蒸氣處于過飽和狀態并不鮮見,凝結水會凝結到傳感器上,容易引發誤報警。
爐具火焰過高,少量尚未燃盡的燃氣向上漂浮至報警器周邊,易產生誤報警。
用戶應關掉燃氣,將肥皂水刷在燃氣膠管、各連接處等進行刷漏,如發現有氣泡出現則為漏氣。如果未發現漏點,而且也未使用料酒、醋等調料,但是報警器持續報警,或為報警器自身出現問題,應立即聯系燃氣公司處理。如果上述情況均未發生,認定是使用調料等造成的報警,用戶可自行處置,繼續用氣,如果再次報警,也應聯系燃氣公司處置。
而如果想自己判斷報警器是否正常工作,可以去查看報警器上的自檢按鈕,認準后按下就會發出聲光報警。